河南:酱香酒降温 终端店销售下行
来源: 河南省酒业协会 作者: 河南省酒业协会 发布时间: 2023-12-25 13:47:59
进入2023年下半年,从生产端到消费端,大变局正激发行业变革。产业层面,白酒行业与市场进入新一轮调整周期。上市酒企TOP5在2023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双增,意味着行业进一步分化,市场份额加速向头部集中。渠道层面,现金流、库存面临压力。大变局下,不同规模的酒商,都面临着相同的变革关口。产品层面,高端品牌在销量与增速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动销、倒挂等活题热度不减;在下沉产品市场,中小企业生产空间也进一步被挤压,纾困发展,刻不容缓。当前,生态保护、产业调整、大国重器、大国民生已成为热词,牵动着企业投资、经营、发展的方方面面。潮汐和风向并非完全无法预测,应时而动、顺势而为,才能持续具备稳定前行的动力。
近期,随着茅系产品和次高端酱酒产品市场价格的调控,渠道端一直处于价格回落、库存压力大,看不到再象去年下半年那样的渠道追捧热度的可能。
十一左右在河南、广东、济南等地酒商反映,部分三四线酱酒品牌出现价格下行,引发小范围抛货现象以及贴牌酱酒遇冷,烟酒店拒卖的市场表现,不禁让人担心。河南酱香酒的降温是否会影响本轮酱酒的行情,能否阻断消费者购买酱酒的欲望,那要看酱香酒在市场的掌控和布局。
多地三四线酱酒价格的回落及高库存,引发部分酒商中秋双节抛货,正常看来非品牌酱香酒在渠道方面降温是必然的。有酱酒经销商认为,酱香酒发展的初期,三四线酱酒企业既没有经历也没有实力去做品牌投资,仅靠广告效应虽收获了一些经销商,但从长远来看,缺乏品牌影响力和品质的驱动,没有很好的销售模式与渠道难以走远。有行业人士认为:消费市场正逐步在向品牌化集中,非品牌产品在河南市场的渠道端基本处于没人要的状态。
河南消费市场遭遇降温现象,行业专家认为是由多重因素引起的。导致渠道降温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个是价格虚高消费者不易接受,开发产品多、品牌多,造成市场价格混乱。第二核心因素让经销商渠道信心受挫,人工成本的提高,经销商库存压力大、不动销或动销慢,资金周转不开,面临各种问题,让经销商失去信心支撑。第三原因上游厂家的不作为。消费端和零售渠道正在培育,酱酒厂家就开始拔苗助长,急于求成。近几年经销市场的大量涌入酱香酒赛道,厂商缺乏品牌和市场培育,最终导致非品牌酱香酒的产品价格倒挂、动销难、开瓶率低,库存大等问题,目前经销商对非品牌的热情正在急剧下降,对极个别品牌已处于观望状态。
近年来河南市场有许多年轻酱酒品牌趁着酱酒热的东风,如雨后春笋般的涌出,这些年轻的品牌缺乏市场沉淀,加上品质和口感不稳定,极大削弱了经销商和市场对酱酒的信心。现在经销商对酱酒品牌的选择更加理性,一方面是可选的品牌多了市场逐渐饱和,另一方面是一些非品牌酱香酒经销商手里都压了不少货,货销不掉。二三线品牌酱香酒直追飞天茅台的定价,由于门槛提高,把许多经销商拒之门外,因此渠道坚挺非常艰难。
渠道降温或将是酱酒品牌集中时代的开启,现在消费者是越来越理性,选择大品牌质量有保证才是消费者的最佳选择。河南酱酒品牌众多,头部酱酒品牌已基本完成在河南市场的布局,酱酒腰部企业也在停止或减少条码开发,行业更加趋于理性。
有企业表示:酱香酒的未来看茅台,近几年来随着酱酒的发展和热度仅在河南就吸引了大批行业外人士进入酱酒渠道。就酱酒渠道降温而言,做中低端酱酒的经销商或贴牌开发商将会近半被淘汰出局。据走访发现,郑州市场现在的酒商大多都是多元化运营,他们除了品牌酱酒外,还有其它浓香或清香等运营成熟的品类,来支撑其市场运营。一些招商能力弱、自有渠道缺失的酱酒贴牌开发商会逐渐退出,剩下的代理商和零售商会集中到幸存的品牌和产品上去,酱酒品类依然会持续发展,而且成熟酒商的抗风险能力远比没有产业根基的新进酒商强。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不要断章取义,并请同时注明:“信息来源: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联系电话:010-6780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