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市场动态 > 酱酒在河南市场发力销量首超浓香酒

酱酒在河南市场发力销量首超浓香酒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3-30 14:04:41

随着酱酒市场的火热和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酱酒市场销售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河南、广东、山东等地酱酒越来越被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可。近年来随着酱酒热潮的兴起,白酒消费市场高地的河南也成为酱酒企业争夺最为激烈的战场之一。谈及酱酒当前在河南市场的热度时,一位河南经销商用“热到发紫”来形容,而原酒公社创始人王大庆则选择用“身边没有一个朋友不做酱酒”来概括。这里既承载了茅台及系列酒、习酒、郎酒等酱酒龙头企业,也托起了金沙、国台、钓鱼台、珍酒、丹泉等酱酒企业涌入主要消费市场。

一、酱酒河南白酒市场的销售呈主流消费

来自茅台镇近百家酒厂、近千款酱酒产品助推酱酒品类迅速成为河南白酒市场的最大亮点。行业专家认为,酱酒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间风靡河南,成为拥有最大市场份额的品类,其核心原因有六个:

第一、茅台引领并带动了酱酒的流行趋势,让喝酱酒成为一种流行,而河南是全国除贵州省外最先流行酱酒的地区之一。

第二、河南是人口大省、文化大省、消费强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消费能力强,更为重要的是极具包容性,是很多外地品牌的进入的第二战场。

第三、河南酒商实力较强,烟酒店较多,卖酒人多,销量自然就大。

第四、在酱酒近几年不断讲故事的过程中,“喝酱酒意味着健康”这一消费理念深入人心。

第五,卖酱酒利润点高最赚钱,在目前酱酒价格并不透明的现状下,酱酒给渠道留有足够利润空间,且价格天花板足够高,成为渠道主推产品。

第六、酱酒的口感重口味,更适合中年人和老年人,而这部分人正是目前最具消费能力的领导和老板群体。

以上六大要素推动着河南酱酒市场容量暴增,河南省酒业协会会长熊玉亮称:“目前在河南白酒市场中,酱酒已经实现超200亿的销售体量,并在2020年超越浓香,成为河南白酒市场的第一大香型。”一直以来,河南都是一二线浓香酒企作为重要战略要地,而随着以茅台、习酒、郎酒等品牌为焦点的酱酒的强势崛起,浓香酒在河南市场份额首次出现下滑,“河南市场以前是浓香酒的天下,其次是酱香,清香和兼香型白酒的占比较小。但在2020年,浓香酒的市场份额出现下降,清香酒体量虽有所提升,但整体占比仍然较小,而酱酒市场实现了体量与份额双双快速提升。”

行业人士认为:酱酒市场的高速增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酱酒增量市场以及对浓香型白酒存量市场的侵蚀。不仅如此,酱酒品类的崛起让许多大商纷纷选择携手酱酒企业,同时也将手中渠道资源向酱酒倾斜。在2020年茅台技开公司所打造的茅台醇进入河南市场后,先后与河南省副食品有限公司、河南中州皇冠贸易有限公司、河南省茅五剑贸易有限公司、云飞酒业有限公司等多个大商达成战略合作,并纷纷以手中资源推动茅台醇迅速开拓河南甚至全国市场。由此,河南大商纷纷投入资源争夺优质酱酒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也将促进浓香型白酒企业在河南市场的洗牌。

二、茅台系列酒在河南占据市场份额过半

河南市场酱酒品类强势崛起和呈现出的巨大需求,带动了所有酱酒企业在河南市场业绩飙升,并成为所有酱酒企业最为重要的销售产出阵地。以习酒为例,习酒2020年在河南市场实现销售25亿元,相比2019年增加11亿元,增速达78%,并正式超过贵州成为习酒第一大市场。

据河南酒业协会的统计数据分析,目前河南市场贡献了习酒全国1/4的销售、金沙全国1/4的销售、国台全国1/8的销售、茅台集团全国1/12的销售。这组数据充分佐证了河南在所有酱酒企业里中流砥柱的地位。与此同时,尽管目前酱酒在河南仍处于高速增长时期,但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其酱酒阵营的竞争格局已初步形成。

通过数据调查,目前主流酱酒企业在河南市场的大概销售数据为:茅台及系列酒100亿、习酒25亿、郎酒(酱香型)20亿、金沙7亿、国台、钓鱼台约为5亿,珍酒近4亿元。其中,茅台及系列酒占据着河南酱酒近50%的市场份额,是河南市场份量最重的一级,而习酒、郎酒则是最有望从准一线阵营冲入一线的企业。随着越来越多茅台镇中小型酒企的纷纷入局以及丹泉等全国知名酱酒企业的入驻,河南正在成为全国大、中、小型酱酒企业的最大竞争市场,河南白酒市场竞争格局有可能因此而被重塑。

三、郑州酱酒销售占河南市场的50%

在河南市场的酱酒品牌中,郑州和濮阳两地是酱酒氛围最为浓烈的地区。其中全省酱酒销售有50%来自郑州。由于企业性质与规模不同,不同企业在开拓河南市场时采取不同的销售渠道和模式。无论是从团购、商务宴请转向流通,还是以开发贴牌产品率先破局,酱酒企业最终与渠道的匹配仍主要由企业销售规模决定。除团购、流通、圈层等渠道外,河南酱酒销售的另一块重要阵地就是烟酒终端店。

目前河南地区酱酒主流消费价格区间为200-500元。在专业人士看来,目前酱酒的销售主要依靠场景化和体验化,来推动团购和圈层消费的快速崛起,未来河南酱酒的主流消费价格带有望继续攀升。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不要断章取义,并请同时注明:“信息来源: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联系电话:010-67801973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标识码bm22000001京ICP备0500409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91号
网站管理: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技术支持电话:010-67801973统一平台技术支持电话:010-6787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