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白酒涨价原因分析
来源: 河南省商务厅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7-27 13:19:58
伴随酱酒热的持续,河南当地酱香白酒(简称酱酒)价格一路水涨船高。出厂价格上涨,代理商提价,库存不断升值,经销商“躺挣”,这是业内表现最火热的市场场景,也造成了酱酒泡沫越来越大的原因。在河南地区目前为止酱香白酒领军产品贵州茅台价格已经超过3000元/瓶,而出厂价为969元,毛利率超过200%,这致使整个酱酒市场陷入疯狂。
“涨价”成为代表酱酒动向的关键词之一。在这一轮的酱酒发展潮中,作为涨价的主导者或实施者的酱酒企业,都在力争大干快上,对于涨价有着综合而复杂的逻辑考量。具体来看:
一、是酱酒产能的限制。众所周知,酱酒基于品质保证,必须确保3—5年的储存周期,因此现在的酱酒供应量受限于2016—2018年的产能,酒业当时处于复苏调整阶段。
由于不确定性和经营的压力,让投粮烤酒的酱酒企业在实际数量和产量规模上都大大压缩。2020年约60万千升的酱酒产能,也仅占中国白酒行业740万千升产能的8%。
二、是原材料等综合成本上涨。大曲坤沙酒从原粮成本上涨,到酿酒人工费用、安全维护的管理费的增加,再加上3—5年储存带来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再加之品牌建设和市场投入的加大……这些不断扩大的成本,最终是要靠每一瓶酒来分担。
三、是企业发展的经营需要。当前,一二线酱酒企业的增长速度让人惊叹,产品的高结构和市场的高定价是两大支撑要素。企业要保持持续的增长势头,除了市场规模的突破外,提价是颇为快速、有效的核心举措,这也让很多酱酒企业获得了丰厚的经营利润。
四、是以价格杠杆优化商家结构、产品结构。在发展初期,很多酱酒企业选择的是“自营+开发”的双轨策略,但是随着企业的成长壮大,发展新阶段提出新诉求。
比如,厂家对于自营产品要谋划大单品战略,或者产品结构向上、压缩中低端产品,再者是对运营商的规模实力和水平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要实现这些目标,价格杠杆是颇为顺手的工具。
五、是少数酱酒企业的盲目跟风、个别资本的投机炒作。这样的企业逐利心态过重,忽视商家利益和市场发展,更缺乏长期主义的战略规划和发展定力。由于其本身就不重视品质品牌、持续发展,一旦出现风吹草动,最后剩下的除了一地鸡毛,就是失败出局。
现在不少有实力的客户自己也囤酒,除了自己喝之外,在价格上涨的时候,也会返销给门店。价格的暴涨,涌入了众多的社会资本囤酒,这并不是个好现象。因此,酱酒的真实开瓶率和社会库存,要特别注意。
这样一方面会透支消费能力,积累大量的社会库存;另一方面,酒被囤起来、而不是真实喝掉,一旦价格出现波动、甚至下跌时,很可能出现大批抛售、库存堰塞湖,对酱酒市场和行业都会是巨大的潜在风险。
四、是酱酒涨价,传导到消费者层面的化学反应。
1、抵触心理加大,需要商家更多的精力和投入去维护客情,经营的压力也增加;
2、消费者追求品质、品牌、价格三者相符的“性价比平衡”;
3、对于一些刚入门的浓转酱客户,由于涨价过快、幅度大,又重新选择了浓香产品,这不利于酱酒品类的消费者培育。
4、对于大的团购客户在大的价格压力下,纷纷前往茅台镇找厂家独立开发产品。
整体来看,酱香白酒目前的状况和任何泡沫商品一样,热钱涌入,成本提高,库存增值,代理商提价,经销商惜售,投资风险越来越大。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不要断章取义,并请同时注明:“信息来源: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联系电话:010-6780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