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研究报告 > 河南:酒企酒商备战双节 政策转移C端市场

河南:酒企酒商备战双节 政策转移C端市场

来源: 河南省酒业协会 作者: 河南省酒业协会 发布时间: 2023-10-24 14:04:02

“金九银十”随着双节临近,河南市场的节日氛围也逐渐热闹起来,酒企酒商在节假日到来之前纷纷推出不同的促销活动政策。一边是依旧热闹的消费端政策,另一边的渠道端则呈现出分化态势;头部酒企更注重动销、开瓶率,趋向于活动费用直达C端,中小品牌为抢占市场加码渠道激励。不同于酒企的积极备战,面对低迷的分销商和终端,酒商进退两难。河南的大部分酒商正面临出货难的困境,更有酒商在双节期间利用电商低价甩货的套现潮是大概率事件,由此不难看出,白酒行业又将迎来新一轮的价格危机。

一、头部品牌转移C端  中小品牌加码渠道激励

面对双节的即将到来,许多酒商都在积极备战双节,酒企酒商将此节点视为抢占市场、清理库存的关键窗口期,尤其是今年的端午节踏空后,双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中高端名酒茅五洋等品牌针对消费者推出不同的系列活动;针对渠道端头部和中小酒企的政策力度表现不一,头部品牌双节渠道政策较往年变化不大,甚至有所收缩,将部分渠道费用直接投放给C端消费者,相对更注重动销和开瓶率,更趋向于渠道费用直达C端。

作为动销的主力军,一二线名酒品牌与省酒龙头经销商打款节奏较为固定。即使在旺季到来之际,厂家给经销商的仍为常规政策,今年在库存高压下,越来越多的酒企酒商在双节到来之际选择“扫红包、开瓶盖、演唱会”新三样。其中,反向红包几乎成为酒企酒商备战旺季的标配,消费者扫码获得红包奖励后,烟酒店与经销商获得相应返利,经销商和零售商也会获得不同奖励。相较头部品牌,中小酒企酒商为争夺市场,不仅加大双节的活动力度,而且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有品牌订货满额即赠抽奖券的,也有赠送实物或旅游名额的,也有以场次奖励、拉单费、赠品形式的,更有品牌重磅打造群星演唱会,将演唱会门票作为终端动销的奖励。

二、酒企酒商出货难  双节迎来价格危机

在市场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叠加消费市场萎靡不振,备战双节的热情却让酒商倍感压力,无论是头部酒企还是经销商与终端仍信心不足,酒商进退两难。今年中秋大多酒商以去库存为主,如今消费能力下降,信心减弱导致行情持续走低,对于酒企酒商来说,较好的方案是做好单品突破的准备。在双节到来之际酒商的出货率并不明显,300—500元价位段产品表现相对突出,名品千元价位段产品利润几乎为零。双节临近,众多酒商都不愿意再压货,选择能卖多少进多少,压货太多反而导致酒商库存压力比较大,越来越多的酒商开始选择在旺季躺平。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双节旺季虽然开始走货,分销商和终端基本都没怎么备货或者备少量货源。许多酒商认为在双节到来之时,尤其是今年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即使是旺季到来也无需大量备货,有需要可以随时从市场调货。由于终端市场动销乏力,备货量较往年下降50%左右,有部分酒商借机甩卖积压库存产品,因为他们的库存量比较大。今年的双节大多酒商利用电商低价甩货换现金的套现潮是大概率事件,由此可见,说明白酒行业又迎来了新一轮的价格危机。

三、双节遇冷  酒企酒商改变策略做服务

旺季不旺双节遇冷,众多酒商在厂家支持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码,以加快动销去库存为主要目标。河南市场有部分酒商不仅在双节期间加大力度做促销活动,而且还加大了对婚宴用酒促销政策,鼓励终端推广。今年下半年虽说比上半年销售量有所增长,婚宴场景用酒较上半年多,而现阶段想要消化库存,一方面需从婚宴用酒入手,另一方面是酒商拥抱电商直播新零售模式,以新模式对抗市场的动销不畅。

行业人士认为:面对双节遇冷动销不畅,酒企酒商必须降低运营成本,积极维护客情,拓展团购渠道,改变原有的市场拓展思路,做好优质终端服务,把原有给渠道商的政策直接面对消费者。双节的到来酒企酒商更重要的是在销售上要多下功夫深耕市场,做好消费场景的体验和布局、做好控量保价、打好婚宴攻坚战,优先考虑消费者,以稳健发展为主要目的。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不要断章取义,并请同时注明:“信息来源: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联系电话:010-67801973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标识码bm22000001京ICP备0500409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91号
网站管理: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技术支持电话:010-67801973统一平台技术支持电话:010-67870108